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03 09:54
農歷5月以來,單縣蔡堂鎮蘇雙樓村、朱高臺子村、孔集村、梅莊村等村的桃子正值收獲季,果園里,果農們忙著采摘、分揀、包裝、裝車,還有桃園在直播銷售,到處是令人“桃”醉的豐收景象。
“我們村的桃園共有200多畝,合作社社員有30多戶,總種植面積1500多畝,主要是油桃、蟠桃。”單縣兆豐家庭農場負責人趙林說,“我們的桃子含糖量是一般桃子的兩到三倍,而且口感細膩香甜,供不應求。”
據悉,趙林和他的兆豐家庭農場與30多戶村民簽訂了種植合同,統一提供種苗、技術,統一銷售,解除了社員的后顧之憂。“現在政策好,村集體組織帶領大伙兒發展合作社,我家的桃園每年可以收入4萬多元,不出村就能增收,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、孩子。”社員李世宏笑著說。
蔡堂鎮的“豐收桃園”給周邊村民帶來了就近就業的機會,讓富余勞動力增加了一份收入。“我主要干些除草、套袋、摘果、包裝的活兒,一天能掙100多元錢。”“年紀大了,桃園里的活兒不重,我干得很開心。”忙碌的村民們言來語去,好不熱鬧。
大規模種植桃子讓合作社和社員發了財,村集體也增加了收入。孔集村黨支部書記陳信國說:“我們集體的腰包鼓了,加大了村里公共事業的投入,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,全村的向心力、凝聚力普遍增強。”
梅莊村是蔡堂鎮的雜果種植專業村,每年5月至10月,杏、李、桃、梨、蘋果一茬連一茬,收獲不斷、銷售不停、增收不止。
雜果豐收期,梅莊村街頭設立3處交易點,種植戶不出村就能將鮮桃銷往哈爾濱、廣州、無錫等地。村里的年輕人還在果園里直播銷售,線上賣的價格是線下銷售的2倍。
梅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永富告訴筆者,該村有1400多人,家家種果樹賣果子,僅雜果產業全村年總收入就達350多萬元,人均增收2500多元。
通訊員 劉厚珉 張亞楠